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1、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这一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矿产资源的缺乏,以及工业靠近海岸便于海运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 日本的工业布局现状是高度发达的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
2、日本工业分布的显著特征是沿海集中,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地区,包括“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带,这里形成了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等五大工业基地。
3、制造业:日本工业集中于几个工业区的方式发展,例如关东地方和东海地方,东京和福冈之间。一个狭长型的工业地带拥有亚洲最悠久的工业史。许多产业在日本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品。矿业:因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
4、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为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因为日本缺乏矿产资源,国内市场狭小,需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日本是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
1、纵观国内外矿业发展的历史,可以概括出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1)“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模式: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普遍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矿业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公害。
2、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利用燧石、玉髓、石英、玉石等矿物和一些坚硬的石块。稍晚,还利用粘土矿来烧制陶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不仅有一般的陶器,还烧制彩陶,利用玉石制作玉器,之后,开始由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
3、从60年代起对重要矿床及矿床类型建立成矿模式成为矿床界研究的热点,建立的斑岩铜矿模式、黑矿模式、卡林金矿模式等都对指导找矿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这个方向的研究已向建立区域矿床成矿模式、建立区域时空演化的四维空间的区域性的矿床成矿系列方向发展,并向区域与全球成矿规律研究方向接轨。
4、集中管理模式是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等主要资源由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统一综合、协调管理,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实行的是集中管理模式。美国的土地、矿产、森林(部分)由内政部集中统一管理;加拿大的矿产、森林、土地(部分)由自然资源部集中统一管理;俄罗斯的矿产、海洋、环境等统一归自然资源部管理。
5、年代开始开采铬铁矿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安多县东巧铬铁矿区建立了开采铬铁矿的东风矿山;羊八井地热电厂从1977年建厂发电,同时还开采少量的水泥灰岩、砂金、泥炭、石膏、食盐、花岗石和瓷土等。
6、我国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演变 矿产资源配置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具体包括在不同用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
整理二战后,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大致分成四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速成长期、过渡期和稳步成长期。1.战后复兴期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 工矿业生产水平只相当于1941年时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
2、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大,实现其自身的霸权战略,由最初想占领日本,并且扶植日本发展,从而辐射整个亚洲,所以那个时候日本就作为了美国在亚洲的代言人。并且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美国认识到日本的经济文化的恢复有助于自己在亚洲势力的扩张。
3、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197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直到1980年韩国才刚刚赶上朝鲜。
4、东北亚六国包括哪些国家东北亚包括的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国全境和俄罗斯远东沿海。东北亚内容介绍: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国的北部与西北部,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
概述日本在二战后飞速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战后经济恢复(1945-1955年):在这个阶段,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从1946年到1951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更为显著,为28%。接下来的1951年至1955年,经济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至7%,但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依然保持在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低速发展、长期经济停滞这四个阶段。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1946-1951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8%;1951-1955年度,经济增长率为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3%。
这一阶段有个平成景气,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顶点。平成景气从1987年6月到1991年2月,共持续了51个月,仅次于伊奘诺景气的57个月,是战后第二个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景气。在平成景气期间,日本经济继续保持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时,日本经济就达到了战后的顶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显著阶段: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增长、经济低速增长和长期经济停滞。战后经济恢复(1945-1955年)在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但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恢复。尽管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总体而言,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